时间:2024-07-01 12:21:50 点击:89
专科生供大于求,本科生供需持平,研究生供不应求,这是近几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。谁都看得出来,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。而且,拿到硕士文凭,便等于有了一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门砖。为了日后选择工作的*,牺牲眼前的这点*算什么?
考研数学学不会怎么办
一,吃透教材,有的放矢
从历年的真题来看,还是有很多基础题的,即使出现有困难的题目,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基于基础定理的演变而来的。这就意味着,对于材料要吃透,对于定理、定义、公式不能单纯的进行记忆,而是要明白起原理以及其所延伸出的一系列的问题。小编这里建议“教材三遍法”,第一遍对整体教材知识进行大体学习,第二遍就是梳理脉络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,第三遍重点知识及查漏补缺。对于材料很了解,才能在考试中有的放矢,运用自如。
二,手脑并用,反复练习
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纯的用眼睛看的,数学中讲究演算这个环节。当遇到公式定理时,不妨多推导推导,自己证明出来的定义更加有助于对于公式的理解和记忆。在练习的过程中,手脑并用,多问问为什么?这是在前期第一遍整体掌握教材的情况下,很好的对公式、定义的记忆。
三,保持效率与质量的平衡
考研数学作为一个考试科目,是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答题任务的,所以,答题速度还是很重要的。很多考研经历表明,在7-9月份时,就要开始题海战术了,反复做题,虽然小编不是很赞同题海战术这个方法,但是,在速度的要求下,多做题确实会对做题手感有很大的提高。小编提醒小伙伴们,在做题时也不是闷声做题就行的,要学会总结。这里,建议准备一本错题集进行自我检查。遵循“由多到少,由粗到精”的学习规律。
一个人生活中的失意乃至失败,在很大程度上来说,是心理的而不是现实的,是技术性的而不是宿命的。现实至多为失败者提供了解脱的借口,而对宿命的信仰最终无情地扑灭了成功的任何希望。